【摘要】今朝中國鄉村的一起配合金融機構亟待完美。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面對著內部威望參與和管控過多、而通俗社員則缺少話語權的題目。一些信譽社固然稱號中依然保存了“一起配合”字樣,但在仿效貿易銀行的經過歷程中,“一起配合”的定位漸被舍棄。由此騰出的“一起配合”空間勢,又不克不及鄉村一起配合銀行和鄉村資金合作社等其他“一起配合(合作)”金融機構實時彌補——它們也正面對著若何和諧和內部監管威望的關系、調劑外部內部出資人和治理層、外部強人(精英)與通俗成員(民眾)等各方好處、明白本身市場定位等諸多題目。是以,燃眉之急是就作甚“一起配合”盡快告竣共鳴。
【要害詞】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鄉村一起配合銀行;鄉村資金合作社
一、闊別一起配合的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
在相當長的時光里,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一向是我國最重要的鄉村金融機構。[1]依照國際一起配合同盟確交流立的一起配合社準繩(源于英國羅虛代爾公正前鋒社確立的一起配合準繩),一起配合社成員需實行出資任務,履行一人一票制,因此出資幾多并不影響社員介入一起配合社的外部平易近主治理,社員是一起配合社的辦事對象。我國《農人專門研究一起配合社法》(2006)也誇大農人專門研究一起配合社是“自愿結合、平易近主治理的合作性經濟組織”(第2條)、“以辦事成員為主旨,追求全部成員的配合好處”、“盈余重要依照成員與農人專門研究一起配合社的買賣量(額)比例返還”(第3條)。據此尺度權衡,我國的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固然稱號中包括“一起配合”二字,有時也簡稱作“信合”,但其一起配合社特征并不顯明。
(一)農信社管理方面社員自立決議計劃權的缺掉
回想農信社半個多世紀的汗青可以發明,農信社固然名為“一起配合社”,但其一直遭到內部威望的主導,社員自治難以落實。何廣文等以為,農信社是在改造與成長的經過歷程中逐步由平易近辦走向官辦。[2]筆者認為,這種說法實在并不正確。毋寧說鄉村信譽社的發生、成長和改造一直都是在當局無形之手的積極推進和操控下停止的。[3]
1.人事任免權限
名義上,農信社的最高機構是社員代表年夜會,理事會是社員代表年夜會的常設履行機構。但實行中,良多下層農信社未定共享會議室期召閉會員年夜會(甚至有持續幾年都沒有召開過一次會議)。此外,依據中國國民銀行1997年的規則,農信社主任由縣聯社推舉并停止考察,中國國民銀行縣(市)支行停止任職標準會議室出租初審,中國國民銀行地(市)分行批準其任職標準后,由理事會予以聘請。[4]這等于是由下級信譽社變相褫奪了本應由社員年夜會或其受權的理事會享有的權利。張樂柱2001年的調研進一個步驟顯示,農信社主任由瑜伽教室社員代表年夜會(理事會)錄用的只占7.5%,有國民銀行(農金辦)和下級農信社參與的則高達91.3%(此中國民銀行(農金辦)錄用的占12.5%,上一級鄉村信譽聚會場地社錄用的占37聚會場地.5%,縣聯社提名-國民銀行審查-社員代表年夜會選舉經由過程的占38.8%,縣聯社提名-社員代表年夜會選舉經由過程的占2.5%,其他方法的占1.3%)。[5]可以看出,實際中通俗社員對農信社的把持力很是弱。
表1. 鄉村信譽社主任的任免方法查詢拜訪(%)(2001年調研)
材料起源:張樂柱:《鄉村一起配合金融軌制研討》,中國農業出書社2005年版,第188頁。需求指出的是該表對縣聯社主任發生方法的表述是令人疑問的。
2008年6月底筆者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調研時也清楚到,該市鄉村信譽聯社設理事9名(職工理事、非職工天然人理事、法人理事共享會議室各3名),監事7名(包含職工監事、法人監事和講座場地非職工天然人監事)。此中,職工理事、監事由職工代表年夜會選舉發生,其余理事、監事由社員代表年夜會選舉發生。從現實情形看,理事長和監事長都是由職工代表出任。聯社設主任一名,由理事長提名,設副主任2名,由主任提名,社員代表年夜會錄用,并報銀監會核準。決議權實在還在監管政府。
2.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的層級構造
很長時光里,鄉村信譽小樹屋一起配合社只是設在鄉鎮一級。1985年開端,各地紛紜建立縣聯社。[6]依照國民銀行的規則,下層信譽社有任務向地點縣(市)鄉村信譽社結合社(以下簡稱縣聯社)進股(進股的比例于其本身資產範圍有關),并接收縣聯社的治理。[7]1999年以后,中國國民銀行又積極推動農信社市(地)級結合社和省級結合社的試點任務。到2007年8月,邊疆除西躲以外的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樹立了省級鄉村信譽社結合社。[8]
聯社的設置使得農信社體系構成了一個歪曲的治理體系體例:一方面,名義上每個信譽社都是彼此自力的法人機構,下層信譽社出資建立縣結合社,縣結合社出資建立(地級)市結合社(假如有),市或縣聯社再出資建立省聯社;另一方面,由省、(地級)市、縣聯社,而下層信譽社,跟著行政級此外下降,各級信譽社的治理權限順次降落,高等社(縣聯社、省聯社)有權“治理”“上級”信譽社(如選抬高級司理職員等人事把持、下達接收股本金、完成利潤、信貸投放等運營性目標、固定資產購買審批權等),并按“上級”社的支出的必定比例(如0.5%)收取治理費。這種將法理上的股東(或母公司)降格為其出資建立的公司(子公司)的上級,受后者治理的軌制設定,歪曲了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的管共享空間理構造,也與“一起配合”的基礎屬性絕不搭界。
2003年,國務院下發《深化鄉村信譽社改造試點計劃》要提出,以法報酬單元,改造鄉村信譽社產權軌制,了了產權關系,完美法人管理構造,差別各類情形,斷定分歧的產權情勢。在軌制選擇上,可以履行股份制、股份一起配合制,也可以持續完美一起配合制;在組織情勢上,有前提地域的鄉村信譽社可以改制組建鄉村貿易銀行、鄉村一起配合銀行等銀行類機構或履行以縣(市)為單元同一法人,其他地域也可以持續履行鄉鎮信譽社、縣(市)聯社各為法人的體系體例。對多數嚴重資不抵債、機構設置在城區或城郊、支農辦事需求較少的信譽社,可以斟酌按《金融機構撤銷條例》予以撤銷。與以往農信社屢次經過的事況的治理權限上收下放相似,此次產權改造也是在內部威望積極推進下停止的,此間作為出資者的社員缺少自動性和主導性。
令人迷惑的是,股份制、股份一起配合制與一起配合制,以及鄉村貿易銀行與鄉村一起配合銀行之間畢竟有如何的差別。筆者拜訪的錫林浩特市鄉村信譽聯社于2007年2月完成了市(縣)家書用社同一法人改造,并進了本來設在蘇木、鎮的各信譽社,使后者成為市聯社的分支機構。但在這一經過歷程中,實在只要部門社員介入了決議計劃經過歷程,即依照下級信譽社制訂的計劃,原各信譽社召開社員代表年夜會、經由過程全體并進聯社的決定,之后完成股份置換,從而使原各信譽社的社員成為市聯社的社員,市聯社營業上受內蒙古自治區信譽聯社的領導,并受市銀監局的監管。
據該社擔任人先容,聯社采取股份一起配合制,本錢構造分為標準股和投資股。本地95%的牧平易近已經由過程購置每股一元標準股取得社員標準,起碼認購100小樹屋股(系自治區依據當地情形定的,其他處所的標準股普通最低是1000股)。企業法人的標準股為10000股。農信社的社員可以享用存款優先,利率優惠等候遇。此外1對1教學,聯社還設有一部門投資股。社員也可擁有投資股。單一天然人持股不得跨越注冊本錢的10%,法人不得跨越5%,職工不得跨越20%。現實運作中,農信社想要擴展社員人數(即刊行新的標準股)往往比擬艱苦,還要遭到監管部分的審批。該擔任人還表現,下一個步驟,市聯社預備改制為鄉村一起配合銀行。將加年夜投資股比例,股本擬定為3000萬元。為此將退失落一些“不穩固的股本”。當被問及為何要改為一起配合銀行,其與一起配合社有何本質差別時,其答覆是:只是一起配合銀行名義上難聽,并無本質差異。一起配合銀行亦具有股份一起配合的屬性。[9]
(二)農信社社員的投資收益缺少保證
實際上,社員在實行出資任務私密空間以后,有從一起配合社取得投資收益的權力(條件是農信社營利)。但是有證據顯示,有的農信社持久未向其股東(社員)分紅。[10]國度天然迷信基金贊助的“中國鄉村信譽社成長形式與運轉機制研討”課題組1999年在山東省的實地調研數據顯示,農信社的股金分紅方法中,14.5%只保息,34.8%只分紅(有盈利分紅,無盈利不分),50.7%既保息又分紅(有盈利分紅,無盈利不分,但必定派息)。[11]不只這般,2004年以來,很多處所的農信社紛紜展開退還舊股(每股幾元錢)和認購新股任務(如標準股天然人每股1000元)。2006年7月筆者訪問甘肅省定西市臨洮、渭源、岷縣三縣時亦得悉,顛末2004-2005年的改造,本地的農信社社員本來的出資被退還,從頭認購的標準股天然人每股1000元。小我持股下限為2萬元或2.5萬元。[12]這一決議并非社員資自愿、所有人全體投票表決的成果,而是由信譽社治理層甚至下級信譽社做出的。此外,有材料顯示,全國農信社850億元的一切者權益中,只要266億元,即31%是社員股金,其余69%(584億元)是持久復雜汗青佈景下構成的公共積聚。[13]
(三)農信社的客戶與社員的對應關系
信譽一起配合社在吸納存款、發放存款時并不以客戶具有社員成分為條件,不少處所是在打點存款營業時才讓客戶實行申領社員的手續的。劉玲玲等的研討顯示,在1523家農戶樣本中,有積儲的占74%。此中把錢存在信譽社的只要40%(還有18.4%的農戶在銀行有存款,1.2%的把錢存在郵政儲蓄,向外放貸或投資的3.5%,放在家里的28.4%)。而在有存款需求的972戶農戶中,能貸到款的農戶占83.4%。此中,從農信社存款的占44.2%(銀行存款占4.5%,支屬鄰里占44.7%,其他占4.6%)。[14]信譽社的客戶和其社員并不婚配(即其客戶并非所以社員為條件)。
農信社體系自2003年開舞蹈場地端停止產權改造,至2007年末,在各級農信社基本上組建了17家鄉村貿易銀行,113家鄉村一起配合銀行,還有1824家農信社完成了縣級同一法人。到2008年1月底,還有482家縣級鄉村信譽社沒有完成產權改革。[15]此中,同一法人的經過歷程,在筆者看來實在就是子公司吞并母公司的經過歷程。而鄉村貿易銀行則徹底闊別了一起配合機制,不再保持一人一票而是依照出資額斷定股東的權力(投票權),也紛歧定請求銀行的人員都是其股東。有學者指出,“今朝的鄉村信譽社改造曾經呈現了‘往農化’偏向,有著激烈的貿易化趨勢,重要表示在‘一起配合’性質的退步,‘貿易’性質舞蹈場地的加強可當他看到新娘被抬在轎子的背上,婚宴的人一步一步抬著轎子朝他家走去,離家越來越近,他才明白這不是戲。 ,而且他。”[16]2007年暑舞蹈場地期筆者在山西平遠拜訪的一家農信社于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股本中投資股占30%,法人股東有60多戶,而每股1000元的小我標準股現實則很少。其往農化偏向可見一斑。
(四)小結
作為鄉村金融辦事的重要供給者的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雖名為“一起配合社”,但在現實運作中,其在很長時光里被界定為“國度銀行的助手”,社員對于一起配合社事務的治理權被排擠,屈服于內部的管束,通俗社員在信譽社外部事務方面并缺少話語權。縣聯社、省聯社的設置進一個步驟強化了這種歪曲。而跟著教學場地對經濟效益的日漸重視,農信社漸以年夜型國有貿易銀行動本身潛伏敵手和奮斗目的,“往農化”趨向顯明,其存存款辦事對象并不只限于社員。2003年以來的改造更進一個步驟減弱了一起配合社的“一起配合”屬性。很多農信社退回了通俗農戶社員的出資,轉而吸納新的投資者的出資。由此騰出的“一起配合”空間勢需要由其他一起配合金融機構來彌補。
二、鄉村一起配合銀行和鄉村資金合作社:彌補農信社改造后的空缺?
2006年12月20日銀監會發布的《關于調劑放寬鄉村地域銀行業金融機構準進政策更好支撐社會主義新鄉村扶植的若干看法》(銀監發[2006]90號)中提出了家教幾類新型鄉村金融機構,此中包含了在鄉鎮或行政村新建立的信譽一起配合組織(即鄉村資金合作社)以及鄉村一起配合銀行。
(一)鄉村一起配合銀行
由國務院《深化鄉村信譽社改造試點計劃》(2003)可知,鄉村一起配合銀行和鄉村貿易銀行同是供“有前提地域的鄉村信譽社”選用的備選舞蹈教室計劃之一。不外,鄉村貿易銀行被《貿易銀行法》(2003)明白說起,進而應該知足《貿易銀行法》(2003)規則的正確的!那是她出嫁前閨房門的聲音。小樹屋前提,在組織情勢、組織機構方面實用《公司法》的規則(《貿易共享空間銀行法》(2003)第17條)。與之分歧,由農信社改組而成的鄉村一起配合銀行被界定為“股份一起配合制”處所金融機構。在股份設置上,分為標準股和投資股兩種。這使其在保存本來社員一人一票(盡管現實上這一規則未必獲得落實)的軌制設定的同時,可以吸納本錢投資。從現實運作來看,有的處所在改組想到這裡,他真的不管怎麼想都覺得不舒服。經過歷程中,吸納了地點地的天然人、企業法人和其它經濟組織進股。同時,一并完成了一級法人的改造(行將底本具有自力法人標準的下層信譽社的法人標準撤消,轉而成為一起配合銀行的分支機構)。
以浙江慈溪鄉村一起配合銀行動例,2004年其在原慈溪市信譽聯社的基本“花兒!”藍沐臉上滿是震驚和擔憂。 “你怎麼了?有什麼不舒服,告訴我媽。”上,把全市23個“你真的不需要說什麼,因為你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藍沐會意地點點頭。具有法人標準、自力核算的信譽社合并為一個法人單元。2005年在完成了清產核資、清算老股金后,在全市范圍內招募了4791戶農戶和鄉村個別工商戶、1305位信譽社職工和151戶企業法人及其他經濟組織作為倡議人,配合倡議建立慈溪鄉村一起配合銀行。6247個倡議人共認購40258.4萬元股份。11月26日,召開了慈溪鄉村一起配合銀行創建年夜會暨首屆股東代表年夜會第一次會議。[17]清算老股金意味著和本來的“一起配合社”社員的了斷;而新招募的倡議人中,天然人和鄉村個別戶的多少數字雖多,但持股比重未必見得年夜,所以存在著本錢壓抑休息的能夠(這是“股份一起配合”制不成回避的題目之一)。而4791位涉農小我相較于本地農戶多少數字一定是小數,因此其存存款客戶勢必不以擁有一起配合銀行股份為條件,其“一起配合”屬性若何獲得落實頗值疑問。從其他“股份一起配合制”企業的情形來看,其所說一起配合年夜多指其職工兼有股東成分。這種休息兼有本錢的設定被以為是對本錢雇傭休息形式的改進。但是,在一起配合社語境下,其所說“一起配合”而起首是社員出資并享用一起配合社供給的各項辦事,至于雇用社員為職工(或由職工出資持股成為社員)卻是第二位的。是以,以私密空間“股份一起配合制”的鄉村一起配合銀行替換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現實上已然廢棄了既有的一起配合準繩。
(二)鄉村資金合作社
依據中國銀監會《鄉村資金合作社治理暫行規則》(2007),鄉村資金合作社是“經銀行業監視治理機構批準,由鄉(鎮)、行政村農人和鄉村小企業自愿進股構成,為社員供給存款、存款、結算等營業的社區合作性銀行業金融機構”(第2條)。該《暫行規則》還明白請求,資金合作社的資金應重要用于發放社員存款,知足社員存款需求后確有富余的可寄存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可購置國債和金融債券(第42條)。資金合作社不得向非社員接收存款、發放存款及打點其他金融營業,不得以該社資產為其他單元或小我供給擔保(第45條)。不外,從一些實例來看,這種合作社還面對著一些困難。
1.處所當局在合作社design經過歷程中的腳色
青海省樂都縣雨潤鎮興樂鄉村資金合作社于2007年3月2日獲準籌建,3月28日正式掛牌停業。截至2008年3月底,該合作社各項存款余額86.03萬元。此中,活期存款41.98,按期存款44.05萬元;現有存款戶44戶,余額47.57元。營業一年共放貸52筆,此中8筆曾經了償,存款額度從1000元到5萬元不等;存款用處用于養殖業的28.05萬元,用于蒔植業的5.02萬元,經商2.5萬元,購房121對1教學萬元。
回想該合作社的建立經過歷程,可以顯明看到本地當局的主導感化:海東銀監會擔任政策領導。合作社的10名倡議人系由籌建樂都縣雨潤鎮興樂鄉村資金合作社任務小組斷定。[18]縣財務還撥給合作社5萬元用于購買電腦、打印機、復印機等辦公裝備。
合作社成立時,依照《鄉村資金合作社治理暫行規則》的請求,成立了社員代表年夜會、監事會,選舉發生了司理、監事長等高等治理職員。[19]銀監部分對興樂鄉村資金合作社履行了“跟進式”監管,發明合作社在治理上有破綻、有風險隱患,便一次次等門溝通領導,賜與改正。2008年春,為會商合作社新理事會、新監事會下階段的任務設定,海東分局從局長、主管副局長、主管科長到兩位監管員持續3天跑到合作社的小平房里閉會,問情形、聽設法、提提出,天天從下戰書開到早晨9點多鐘。[20]家教
可以看出,該合作社的成立現實上是當局應用無形之手的成果,其運作也有當局監管部分深度參與的陳跡。
2.安身“一起配合”仍是以“貿易”金融機構為底本
銀監會《鄉村資金合作社治理暫行規則》(2007)第1條和第7條分辨對鄉村資金合作社提出了“穩健運營”和“謹慎運營”的目的請求,第9條更是對比銀行等貿易金融機構明白規則,建立鄉村資金合作社必需要有合適請求的營業場合,平安防范舉措措施和與營業有關的其它舉措措施。在場地和安保舉措措施方面的開支增年夜了鄉村資金合作社的運營本錢,過多地占用了合作社的運營資金,減弱了其營利才能。好比,吉林省梨樹縣百信鄉村資金合作社裝備了防盜門、防盜窗、報警器、點鈔機、保險柜、電腦和打印機,加上營業場合的裝修和衡宇房錢,總共破費了7.6萬元。而該合作社成立時的注冊本錢才10.18萬元。[2教學1]
這般範圍,還缺乏以挑起農信社闊別后留下的“一起配合金融”的年夜旗。今朝,鄉村資金合作社尚處在試點階段,在良多處所沒有建起來。即使是曾經成立了資金合作社的處所,如前述興樂鄉村資金合作社,其固然提出村平易近進股100元(及以上)即可成為社員,可在合作社停止存、存款等金融營業,但在其輻射的3個村817家農戶中僅有98戶進社。2007年存款47萬余元,相較于本地農信社的331萬元,亦不成同日而語。[22]
3.倡議人(鄉村精英人士)與進股農戶(民眾)的關系
青海樂都興樂鄉村資金合作社的10名倡議人分布在雨潤鎮劉家村、深溝村和荒灘村,成分包含通俗農人、小企業主、年夜蒜蒔植戶、村干部、蔬菜掮客人、金融機構任務職員。一切倡議人都具有高中以上文明水平。除兩人各出資10萬元外,其他8名倡議人各出資2萬元,構成注冊本錢36萬元。按章程規則,村平易近進股100元(以上)即可成為會員,有標準在合作社停止存、存款等金融營業。到2008年3月,三個村莊里有98戶農戶參加了合作會,股本金42.76萬元。[23]
由于農戶往往在需求資金時才會想到合作社,才會向其進股,因此和以倡議方法建立的公司需由倡議人和認股人認繳出資后方能成立分歧,合作社是先由倡議人出資建立再吸納其他農戶進股存款。這表示出鄉村金融合作社的第二個特色,即在外部控管構造上精英(強人)的主導位置,而這種其實的強勢位置能夠會使有關規則對于合作社社員一人一票的“一起配合”機制design淪為具文。
綜上,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面對著內部威望參與和管控過多、而通俗社員則缺少話語權的題目。一些信譽社固然稱號中依然保存了“一起配合”字樣,但在仿效貿易銀行的經過歷程中,“一起配合”的定位漸被舍棄。由此騰出的“一起配合”空間勢,又不克不及鄉村一起配合銀行和鄉村資金合作社等其他“一起配合(合作)”金融機構實時彌補——它們也正面對著若何和諧和內部監管威望的關系、調劑外部內部出資人和治理層、外部強人(精英)與通俗成員(民眾)等各方好處、明白本身市場定位等諸多題目。
看來,今朝中國鄉村的一起配合金融機構亟待完美。而燃眉之急則是就什么是“一起配合”盡快告竣共鳴。
姜朋,單元為清華年夜學經濟治理學院。
【注釋】
[1]1998-2002年頭,包含農業銀行在內的四年夜國有銀行共撤并3.1萬個縣及縣以下機構。蔡四平、岳意定:《中國鄉村金融組織系統重構——基于效能視角的研討》,經濟迷信出書社2007年版,第71頁。
[2]何廣文、馮興元、郭沛、李莉莉、楊菁、王虹、李曉佳:《中國鄉村金融成長與軌制變遷》,中國財務金融出藍玉華轉身快步朝屋子走去,沉著臉想著婆婆到底是醒了,還是還在昏厥?書社2005年版,第5頁。
[3]詳見劉玲玲、楊思群等:《中國鄉村金融成長研討:2006匯豐-清華經管學院中國鄉村金融成長研討陳述》,清華年夜學出書社2007年版,第274-279頁。
[4]中國國民銀行《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治理規則》(1997)第23條。而此前的國務院《關于鄉村金融體系體例改造的決議》(1996)的規則要絕對簡略一些:社主任由社員代表年夜會選舉發生,經縣聯社審核,報中國國民銀行縣支行審查其任職標準后,由理事會聘請。
[5]張樂柱:《鄉村一起配合金融軌制研討》,中國農業出書社2005年版,第188頁。
[6]到1986年底,全國已建縣聯社1983個,比1985年增添200多個。全國87.5%的縣有了縣聯社,比1985進會議室出租步了14%。除虛掛牌的以外,治理辦事型的800多個,治理運營型的近300個,股份制經濟實體6個,如重慶市合川縣聯社。中國年鑒學會編:《中國金融年鑒(1987)》,中國金融出書社1988年版,第III-129頁。到1987年,已樹立各類類型的縣聯社2100多個。中國年鑒學會編:《中國金融年鑒(1988)》,中國金融出書社1988年版,第232頁。
[7]中國國民銀行《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治理規則》(1997)第6條。
[8]梁柯志:“海南農信聯社停業”,《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8月13日。
[9]此據筆者2008年6月30日的訪談記聚會場地載。
[10]在葉清河等訴廈門市禾山鄉村信譽一起配合社付出進股股息、盈利膠葛案(福建省廈門舞蹈場地市湖里區國民法院1994年7月16日一審,廈門市中級國民法院1994年7月27日二審)中,被告葉清河、葉素梅于1家教955年各向原告交納股金國民幣2元整,并支付了社員證,成為原告的社員。但從1955年至1988年,原告一向未向兩被告發過股息及盈利。最高國民法院中國利用法學研討所編:《國民法院案例選(1992-1999年合訂本)·平易近事卷》,上,中法律王法公法制出書社2000年版,第609頁。
[11]張樂柱:《鄉村一起配合金融軌制研討》,中國農業出書社2005年版,第138頁。
[12]信譽社也想引進投資股,但今朝還只逗留在假想階段。
[13]李純:“淺析鄉村信譽社組織軌制和產權軌制立異”,《鄉村經濟》2002年第12期。轉引自蔡四平、岳意定:《中國鄉村金融組織系統重構——基于效能視角的研討》,經濟迷信出書社2007年版,第209頁。
[14]劉玲玲、楊思群等:《中國鄉村金融成長研討:2006匯豐-清華經管學院中國鄉村金融成長研討陳述》,清華年夜學出書社2007年版,第22、27頁。
[15]杜艷:“鄉村金融定調:不自覺跨區、不自覺做年夜”,《經濟察看報》2008年1月28日第04版。2008年的中心一號文件請求,保護和堅持縣級聯社的自力法人位置。總體上不激勵鄉村金融自覺跨區和自覺做年夜行動。媒體評論說,這表白了中心對于鄉村金融布局的從頭熟悉,也表白了對于已停止了4年多的農信社改造的從頭審閱。
[16]蔡四平、岳意定:《中國鄉村金共享空間融組織系統重構——基于效能視角的研討》,經濟迷信出書社2007年版,第10頁。
[17]“慈溪鄉村一起配合銀行召首創立年夜會”,http://www.cixibank.com/new1.asp?id=53。
[18]合作社有兩個柜臺窗口,一名管帳,一名出納,加上理事長兼司理彩修眼睛一瞪,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置信,小心翼翼地問道:“姑娘是姑娘,是不是說少爺已經不在了?”共3名職工。崔玉清:“鄉村資金合作社的成長空間”,《經濟日報》2008年5月6日第6版。
[19]崔玉清:“鄉村資金合作社的成長空間”,《經濟日報》2008年5月6日第6版。
[20]崔玉清:“讓資金合作社在西部扎根”,《經濟日報》2008年5月6日第6版。
[21]第十二支隊(吉林四平支隊):“走在黑地盤上”,劉玲玲主編:《行勝于言:2007匯豐-清華經管學院本科生中國鄉村金融題目查詢拜訪文集》,清華年夜學出書社2007年版,第31講座場地7、321頁私密空間。
[22]崔玉清:“鄉村資金合作社的成長空間”,《經濟日報》2008年5月6日第6版。
[23]位于湟河南岸的劉家村、深溝鎮和荒灘村3個村有村平易近817戶,3252人。